找到相关内容1307篇,用时1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释(2)

    问:慧有何差别?答:痴以静照为用,智慧以抉择为功。痴如明镜,智慧如利剑。明镜照物,物遁形,然无损于物。利剑割物,迎刃而解,用不得当或时大伤于物。是故痴但善,慧通三性。断障证真,智慧之用较痴为大。邪见恶慧,造业作恶,其害亦较愚痴为猛。盖痴但不明事理,见则复增恶执也。然慧若不痴俱,终不成恶慧。此三界生死所以以无明为本也。痴若不得智慧,终难成断惑之功,此出世圣道所以以智慧为主也。 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864815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释(3)

    根境作意心心所,不苦慈悲,不净贪,逼恼嗔恚,悦意贪欲。又如十善业道人天福报,十恶业道三涂苦报。静虑寂止上界不动果报,真见智慧解脱离系,大慈大悲六度四摄无上菩提。又如爱语舒颜忠诚爱敬摄朋侣,孝慈弟友宜室家,正心修身教徒众。大信大义大德大威治平天下。乃至骄慢诈伪孤立依,忤逆寡恩室家乖诤,矫饰虚矜徒侣分散,私心小智诈术权谋黩武专横殃民害国扰乱天下。如是一切,皆相随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964816.html
  • 荷泽大师神会传

    此说,故知其起于神会死后,是碑记所不载的神话。   大概神会见慧能时,已是中年的人;不久慧能便死了。敦煌本《坛经》说:先天二年,慧能将死,众僧告别,   法海等众僧闻已,涕泪悲泣,唯有神会不动,亦...一切众生本源清净心也。是自然本有之法。言“念为宗”者,即悟此法本寂本知,理须称本用心,不可逆起妾念。但妄念,即是修行。故此一门宗于念。   在《承袭图》《禅源序》里,宗密述荷泽一宗的教义,文字略...

    胡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81664866.html
  • 王恩洋:《佛学通释》上卷(1)

    一贯者乎,佛法是也。然而残躯徒在,精神早亡,三藏空存,莫窥胜义。学佛者不为盲目之迷信证修,则同实践之思辩,见侮世间,束手待毙,不以伤乎。今有欲中悲智融、心境一、行果备之佛教以济拔世间者乎?《佛学通释...少。正说邪。邪说正。虚伪诳惑,欺罔于他。或人期约,食言信。如是一切,是为妄语业。  何谓离间语?谓心恚嫉,或性贪痴,于他有情,骨内朋侣亲爱和合,心不随喜,心怀嫉妒。于彼彼前,说彼彼恶。毁滂诽诬,令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1664965.html
  • 王恩洋:《佛学通释》上卷(3)

    慈悲,不净贪,逼恼嗔恚,悦意贪欲。又如十善业道人天福报,十恶业道三途苦报,静虑寂止上界不动果报。真见智慧解脱离系,大慈大悲六度四摄无上菩提。又如爱语舒颜忠诚爱敬摄朋侣,孝慈弟友宜室家,正心修身教徒众,大信大义大德大威治平天下。乃至骄慢诈伪孤立依,忤逆寡恩室家乖诤,矫饰虚矜徒侣分散,私心小智诈术权谋黩武专横殃民害国扰乱天下。如是一切,皆相随顺,正取彼果。设异此者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1864967.html
  • 宗喀巴《现观庄严论金鬘疏》“教授修行及诸谛”释义

    。  丁二、疏解《明义释》(分四)  戊一、修行之性质   己一、性质   为了修成如上所说的各类菩提心,应该以不违越世俗胜义谛,即以不共声闻等所得的方式趣入。(《明义释》)  (这是)教授修行。...,因此有、二者不可能混而为一。若属后者,那也不对;因为“”的法根本不存在,就像兔角一样。《中论》也说:   诸法种种生,毕竟不合理;如是一切法,言灭亦非宜。有二者,是一不应理。若法非实有,不当...

    释如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3465005.html
  • 大乘唯识学派的五位百法

    不快之事。此不害嗔相仿,因此说以嗔为性。在某种意义上说,嗔即不害,唯嗔为防引起有情众生命或肉体之伤害,而无害则重在为防引起众生情感方面的伤害。按佛家解释,不害,体现了佛教慈和悲两个方面...障嗔,不安稳性,恶行所依为业。”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,贪和痴一起被称为“三毒”。   嗔的产生作用贪正好相反。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厌足地追求、占有的心理欲望,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1965107.html
  • 太虚大师易学思想述要

    八卦。然而最初“一”画,完全是意识中形成的,“一”中断为“——”,也是出于无意识;而画“一”形“——”形各三,则是出于有意识意识之间;所谓四象和八卦,都是由错乱重迭,次第效取其象而形成的。“八卦...于惑乱”之说,应该是符合实际的。也就是说,最初的“一”画和“——”画是在意识中形成的,但四象八卦则是有意识的创造,是早期中国人认识自身世界关系的成果。太虚说,“其义则仰观为天,俯观为地,人处其中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0165151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哲学佛教于汉代传人中国

    的基础理论,然而其流行也当时中国人喜欢神仙方术、崇尚道德修养有关。其后玄学尚无之风大行,主张性空的佛教般若学也随之成为显学,取代了原来的存神之论的地位。  般若学强调法自性,故一切皆空,这一思想在...也是早期般若学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六家七宗,即本无宗,本无异宗,即色宗,识含宗,幻化宗,心宗,缘会宗,本无本无异二宗一家,故以为名,其代表人物诸说不一,一般依宋昙济之《六家七宗论》,将道安作为本无宗的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4465235.html
  • 周叔迦:成唯识宝生论略注(1)

    恩德,次赞断德,后赞智德,各有一偈也。  有情恒为众苦逼,炽然猛火烧内心。  善士意乐起慈悲,譬如自身皆自受。  敬礼善慧诸佛种,于众烦恼皆除灭。  依者作归依,能令极烯心安隐。  微笑降伏大魔军...又复所有广为利益有情戒等,于诸障有情之类,随彼乐欲悉能称意,赴彼希望正行施等,逮便收集正觉资粮。  △三明境有二:初正明,二例显。今初。  由斯但自心,复何须外境?若许外事,复正理义有相违。故知境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3465294.html